必修1 | 分子与细胞
第1章 走近细胞
1.病毒
是没有细胞结构的生物,也只有依赖活细胞才能生活。(P2)
2.细胞
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P2)
3.系统
是指彼此间相互作用、相互依赖的组分有规律地结合而形成的整体。(P4“相关信息”旁栏)
第2章 组成细胞的分子
4.氨基酸
是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在生物体中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共有约20种。(P20)
5.有8种氨基酸是人体细胞不能合成的(婴儿有9中,比成人多的一种是组氨酸),必须从外界环境中直接获取,这些氨基酸叫做必需氨基酸
,如赖氨酸、苯丙氨酸等。另外12种氨基酸是人体细胞能够合成的,叫做非必需氨基酸
。(P21“与生活的联系”)
6.氨基酸分子相互结合的方式
是:一个氨基酸分子的氨基和另一个氨基酸分子的羧基相连接,同时脱去一分子的水,这种结合方式叫做脱水缩合
。(P22)
7.由多个氨基酸分子脱水缩合而成的,含有多个肽键的混合物,叫做多肽
。(P22)
8.多肽通常呈链状结构,叫做肽链
。(P22)
9.核苷酸
是核酸的基本组成单位,即组成核酸的单体。一个核苷酸是由一分子含氮碱基、一分子五碳糖和一分子磷酸组成。(P27)
10.糖类是主要的能源物质
。糖类分子都是由C、H、O三种元素构成的,多数糖类分子中H、O原子的比例是2:1,因此糖类又称为“碳水化合物”(P30)
11.磷脂
是构成细胞膜的重要成分,也是构成多种细胞器膜的重要成分。(P32)
12.生物大分子
以碳链为骨架。多糖、蛋白质、核酸等都是生物大分子,都是由许多基本的组成单位连接而成的,这些基本单位称为单体,这些生物大分子又称为单体的多聚体
。(P33)
13.水在细胞中以两种形式存在。一部分与细胞内的其他物质结合叫结合水
,是细胞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绝大部分的水以游离的形式叫做自由水
。
第3章 细胞的基本结构
14.叶绿体
是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含有的细胞器。(P45)
15.内质网
是由膜链接而成的网状结构,是细胞内蛋白质合成和加工,以及脂质合成的“车间”。(P45)
16.溶酶体
是“消化车间”,内部含有多种水解酶,能分解衰老、损伤的细胞器、吞噬并杀死浸入细胞的病毒和病菌。被溶酶体分解后的产物,如果是对细胞有用的物质,细胞可以再利用,废物则被排出细胞外。(P46)
17.液泡
主要存在于植物细胞中,内有细胞液,含糖类、无机盐、色素和蛋白质等物质,可以调节植物细胞内的环境,充盈的液泡还可以使植物细胞保持坚挺。中心体见于动物和某些低等植物的细胞,由两个相互垂直排列的中心粒及周围物质组成,与细胞的有丝分裂有关。(P46)
18.细胞质基质
是细胞器生活的液体环境,也是细胞代谢的重要场所。(P46)
19.细胞骨架
是蛋白质纤维组成的网状结构,有维持细胞形态、保持细胞内部结构有序性,与细胞运动、分裂、分化等密切相关。(P47)
20.生物膜系统
包括细胞器膜、细胞膜和核膜等结构。这些生物膜的组成成分和结构很相似,在结构和功能上紧密联系,进一步体现了细胞内各种结构之间的协调配合。(P49)
21.细胞核
是遗传信息库
,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
。(P53)
22.模型方法
:模型是人们为了某种特定目的而对认识对象所作的一种简化的概括性的描述。模型的形式很多,包括物理模型、概念模型、数学模型
等。以实物或画图形式直观地表达认识对象的特征,这种模型就是物理模型。沃森和克里克制作的著名的DNA双螺旋结构模型,就是物理模型。 (P54“模型构建”)
23.细胞
既是生物体结构的基本单位
,也是生物体代谢和遗传的基本单位
。(P55)
第4章 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
24.原生质层
:细胞膜和液泡膜以及两层膜之间的细胞质(P61)
25.当肺泡内氧的浓度大于肺泡细胞内部氧的浓度时,氧便通过扩散作用进入肺泡细胞内部。像这样,追眉物质通过简单的扩散作用进出细胞,叫做自由扩散
。(P70)
26.离子和一些较大的分子如葡萄糖等,不能自由地通过细胞膜。镶嵌在膜上的些特殊的蛋白质, 能够协助葡萄糖等一些物质 顺浓度梯度跨膜运输。进出细胞的物质借助载体蛋白的扩散,叫做协助扩散
。自由扩散和协助扩散统称为被动运输
。(P70)
27.Na+、 K+和Ca2+等离子,都不能自由地通过磷脂双分子层,它们从低浓度一侧运输到高浓度一侧,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同时还需要消耗细胞内化学反应所释放的能量,这种方式叫做主动运输
。主动运输进行普遍存在于动植物和微生物细胞中,保证了活细胞能够按照生命活动的需求,主动选择吸收所需要的营养物质,排出代谢废物和对细胞有害的物质。(P71)
28.胞吞
:大分子附着在细胞膜表面,这部分细胞膜内陷形成小囊,包围着大分子,然后小囊从细胞膜粉。上分离下来,形成囊泡,进入细胞内部。(P72)
29.胞吐
:细胞需要外排的大分子,先在细胞内形成囊泡,然后移动到细胞膜处,并与之融合将大分子排出。(P72)
30.通道蛋白
是一类跨越细胞膜磷脂双分子层的蛋白质。它包含两大类:水通道蛋白
和离子通道蛋白
。
第5章 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
31.细胞中每时每刻都进行着许多化学反应,统称为细胞代谢
,它是细胞生命活动的基础,其进行的主要场所是细胞质。(P78)
32.实验过程中可以变化的因素称为变量,其中人为改变的称为自变量
,随着自变量的变化而变化的变量称为因变量
,另外实验过程中可能还会存在一些可变因素,对实验结果造成影响,这些变量称为无关变量
。(P79)
33.除一个因素以外,其余因素都保持不变的实验叫做对照实验
,它一般要设置对照组和实验组,在实验中,除了要观察的变量外,其他变量都应当始终保持相同。(P79)
34.设置两个或以上的实验组,通过对实验结果的比较分析,来探究某种因素与实验对象的关系,这样的实验叫做对比实验
。如探究酵母菌在不同氧气条件下细胞呼吸的方式实验。(P93)
35.酶
是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或RNA,其基本组成单位是氨基而酸或核糖核苷酸,其主要元素组成是C、H、O、N或C. H、O、N、P;酶在细胞内外都可以起作用。(P82)
36.细胞中几乎所有的化学反应都是由酶来催化的。酶对化学反应的催化效率称为酶活性
。(P83探究)
37.溶菌酶
能够溶解细菌的细胞壁,具有抗菌消炎的作用。在临床上与抗生素复合使用,能增强抗生素的疗效。(P87 “科学技术社会" )
38.果胶酶
能分解果肉细胞壁中的果胶,提高果汁产量,使果汁变得清亮。(P87 “科学技术社会")
39.三磷酸腺苷的简称是ATP,结构简式是A-P~P~P,其中A代表腺苷,由一分子的腺嘌吟和一分子核糖组成,P代表磷酸基团,~代表高能磷酸键,A-P可代表腺嚎吟核糖核苷酸。(注: AITP初步水解得ADP(A-P~P)和磷酸;继续水解得AMP(A- P)和磷酸: 彻底水解得核糖、腺嘌呤和磷酸。水解的程度与酶的种类相关)(P88)
40.细胞呼吸
:是指有机物在细胞内经过一系列的氧化分解,生成二氧化碳或其他产物,释放出能量井生成ATP的过程。(P91)
41.概括地说,有氧呼吸
是指细胞在氧的参与下,通过多种酶的储化作用,把葡萄糖等有机物彻底氧化分解。产生二氧化碳和水,释放能量,生成大量ATP的过程。(P94)
42.卡尔文等用小球藻(一种单细胞的绿藻)做实验:用14C标记的14CO2,供小球藻进行光合作用,然后最终检测其放射性,最终探明了CO2中的碳在光合作用中转化成有机物中面的途径,这一途径称为卡尔文循环
。 (P102)
43.光反应阶段
:光合作用第一个阶段中的化学反应, 必须有光才能进行,这个阶段叫做光反应阶段。
44.暗反应阶段
:光合作用第二个阶段中的化学反应, 有没有光都可以进行。光反应阶段的化学反应是在类囊体膜上进行的。暗反应阶段的化学反应是在叶绿体基质中进行的。(P103)
第6章 细胞的生命历程
45.细胞的增殖
是重要的细胞生命活动,是生物体生长、发育、繁殖和遗传的基础;细胞以分裂的方式进行增殖。 (P112)
46.减数分裂
是种特殊方式的有丝分裂, 它与有性生殖细胞的形成有关。(P112 “知识链接")
47.细胞周期
:连续分裂的细胞,从-次分裂完成时开始,到下次分裂完成时为止, 这是一个细胞周期。
48.蛙的红细胞在分裂时没有出现纺锤体和染色体的变化,因而属于无丝分裂
。(P114)
49.在个体发育中,由一个或一种细胞增殖产生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功能上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叫做细胞分化
。细胞分化是一种持久性的变化,一般来说,分化了的细胞将一直保持分化后的状态,直到死亡。(P117)
50.细胞的全能性
:是指已经分化的细胞,仍然具有发有成完整个体的潜能。(P119)
51.由基因所决定的细胞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就叫细胞凋亡
。由于细胞凋亡受到严格的由遗传机制决定的程序性调控,所以也常常被称为细胞编程性死亡
。(P123)
52.细胞坏死
与细胞凋亡不同。细胞坏死是在种种不利因素影响下,由于细胞正常代谢活动受损或中断引起的细胞损伤和死亡。(P124)
53.有的细胞受到致癌因子
的作用,细胞中遗传物质发生变化。就变成不受机体控制的、连续进行分裂的恶性增殖细胞,这种细胞就是癌细胞
。(P125)
54.病毒致癌因子
:是指能使细胞发生癌变的病毒。致癌病毒能够引起细胞发生癌变,主要是因为它们含有癌基因以及与致癌有关的核酸序列。它们通过感染人的细胞后,将其基因组整合进人的基因组中,从而诱发人的细胞癌变,如Rous肉瘤病毒等。(P126)
55.原癌基因
主要负责调节细胞周期,控制细胞生长和分裂进程;抑癌基因
主要是阻止细胞不正常增殖。致癌因子
会损伤细胞中的DNA分子,使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突变。(P126)
评论区
还没有人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