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选修3笔记|专题5 生态工程


542 观看次数
1116 字数
0 评论

专题5 生态工程

一、生态工程的基本原理

1、生态工程的概念

(1)原理技术
应用生态学和系统学等学科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通过系统设计、调控和技术组装
(2)操作
对已破坏的生态环境进行修复、重建
对已造成环境污染和破坏的传统生产方式进行改善
(3)结果
提高生态系统的生产力促进人类社会和自然环境的和谐发展。

2、生态工所遵循的基本原理

(1)生态工程建设的目的:遵循自然界物质循环的规律,充分发挥资源的生产潜力, 防止环境污染,达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同步发展。
(2)生态工程的特点: 少消耗,多效益,可持续的生态工程。

项目理论基础意义实例
物质循环再生原理物质循环①可避免环境污染及影响②系统的稳定和发展无废弃物农业
物种多样性原理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生物多样性程度高,可提高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① “三北”防护林建设中的单纯林问题②珊瑚礁生态系统
协调与平衡原理生物与环境的协调与平衡可避免系统的失衡和破坏太湖富营养化问题
整体性原理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系统统一协调各种关系,保障系统的平衡与稳定林业建设中自然系统与社会、经济系统的关系问题
系统学和工程学原理系统的结构决定功能原理:分布式优于集中式和环式;系统整体性原理:整体大于部分改变和优化系统的结构以改善功能保持很高的系统生产力①桑基鱼塘②珊瑚礁藻类和珊瑚虫的关系

二、生态工程的实例和发展前景

1、生态工程的实例分析

项目主要原理注意问题
农村综合发展型生态工程物质循环再生原理、整体性原理、物种多样性原理①核心:沼气工程②优点: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开发可更新资源,减少环境污染
小流域综合治理生态工程整体性原理、协调与平衡原理、工程学原理①“综合”表现在同时考虑到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②不同气候带、不同自然条件和不同经济发展水平的地区,生态工程模式应各具特色
大区域生态系统恢复工程物种多样性原理、协调与平衡原理、整体性原理工程建设中应注意的问题:①考虑树种生态适应性问题,种植适宜品种②考虑树种多样性,保证防护林体系稳定③不同地区应根据当地情况采取不同策略
湿地生态恢复工程协调与平衡原理、整体性原理主要措施:退耕还林;主要困难:解决迁出湖区居民的生计问题
矿区废弃地的生态恢复工程系统学和工程学原理①种植耐旱的灌木、草和树②确定合理载牧量③改良表土
城市环境生态工程协调与平衡原理、整体性原理①解决大气污染措施:禁止使用有铅汽油②水污染:减少或禁止污水排放,进行污水净化

2、生态工程的发展前景

(1)“生物圈2号”生态工程实验启示: 使人类认识到与自然和谐共处的重要性,深化了我们对自然规律的认识,即自然界给人类提供的生命支持服务是无价之宝。

3、我国生态工程发展前景的分析与展望

前景:解决我国目前面临的生态危机,生态工程是途径之一,需要走有中国特色的道路,不但要重视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更要注重与经济、社会效益的结合。
存在问题:缺乏定量化模型的指导,难以设计出标准化、易操作的生态工程样板设计缺乏高科技含量,生态系统的调控缺乏及时准确的监测技术支持,缺乏理论性指导等。


评论区

还没有人评论

添加新评论